您的位置:久久首頁> 母嬰> 嬰兒期> 嬰兒護理 >概況

誰考察過親子互動的誤區(qū)?

發(fā)布時間: 2016-06-30 17:23:30      來源:健康族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xù)觀看

什么是自體免疫性肝炎
手機查看

摘要: 誰考察過親子互動的誤區(qū)?,對孩子同樣的行為,父母用不同的養(yǎng)育方式處理就會有不同的反應。父母不同的反應又會進一步影響孩子的后繼行為,這就是親子互動。——教育學博士、教

摘要: 誰考察過親子互動的誤區(qū)?,對孩子同樣的行為,父母用不同的養(yǎng)育方式處理就會有不同的反應。父母不同的反應又會進一步影響孩子的后繼行為,這就是親子互動?!逃龑W博士、教授對談中國新爸爸媽媽親子互動的典型方式主持人:有..

對孩子同樣的行為,父母用不同的養(yǎng)育方式處理就會有不同的反應。父母不同的反應又會進一步影響孩子的后繼行為,這就是親子互動。

——教育學博士、教授對談中國新爸爸媽媽親子互動的典型方式

主持人:有一個故事,請大家看完后發(fā)表各自的意見。

剛下過雨,地上有一些積水,3歲的點點正跟著爸爸媽媽往家走。突然“嗨”一聲響,點點故意踩進了積水里,鞋子、褲子都弄濕、弄臟了,爸爸媽媽也未能幸免。

如果你是點點的父母,這時你會怎么做?有兩位父母的做法可能代表很大一部分家長對這個問題所持的態(tài)度。

父母A:

我很生氣,會罵點點,還會忍不住打他,誰叫他故意的?如果不加禁止,下次他還會照樣做。打罵孩子當然不好,我心里也疼啊,但我覺得還是要嚴格管教。否則,行為不好很容易惹人厭的。今天我對他嚴格了,他改了,那對他今后可是受益非淺的。雖然我們也知道3歲的孩子其實就是調皮,可做父母的不能縱容,不是說“3歲看老嗎?”

父母B:

我會說孩子兩句,但不會很在意,畢竟是小孩子嘛,不過貪玩罷了。我們小時候不也做過同樣的事情嗎?如果他不聽,繼續(xù)這樣“惡作劇”,那我干脆不理他,小孩子的行為很多時候你越是當回事,他就越得意,越要去干。何況書上不是經(jīng)常講2、3歲是孩子的“第一反抗期”嗎?這個時候如果父母硬來,他也會很倔,倒不如干脆不理他,他弄得沒意思了,也就不做了。

主持人:兩位父母的做法是否妥當,請華東師范大學的陳教授和上海市科學育兒基地的徐博士給予具體評判。請專家跟大家聊聊,面對孩子的各種行為問題,父母到底怎么做才合適。先看專家給出的第一個觀點:

“積極拒絕”弊端最多

陳教授:確實像父母A所說,現(xiàn)在就一個孩子,“誰不‘疼’啊?”可不同的父母會有不同的“疼”的方式,尤其在孩子出現(xiàn)“行為問題”的時候。之所以將“行為問題”加上引號,是因為這里主要是指孩子在父母眼里的不好行為,比如,點點的踩水行為。那么從孩子的角度講,他為什么這樣做呢?真的有“惡意”嗎?

其實,“踩水坑”這樣的事情很多孩子都會做,或者曾經(jīng)做過。在孩子眼中,那只是一灘水,是一個不同于“無水路面”的地方,走進去肯定不一樣,肯定很好玩。2~3歲的孩子一般只會考慮到“好玩”,而不會去注意“臟”與“他人”的,畢竟其社會性還沒有發(fā)展得那么好!因此,孩子的本意并無“惡意”,只是一種本能的沖動,他們根本不知道這樣做的后果??梢坏┏扇藢@個行為做出了反應,就等于給了該行為一個反饋,根據(jù)行為理論,一個行為所產(chǎn)生的效果將決定該行為是否會再次出現(xiàn)。簡單講,就是如果一個行為得到了鼓勵,那就可能還會出現(xiàn);而如果得到了懲罰,則可能降低出現(xiàn)的頻率。這里的鼓勵與懲罰,決不是簡單的表揚或者打罵,而是一種確實能讓孩子理解的行為反饋。

徐博士:我非常贊同陳教授的話,其實孩子最初的行為是無意的,只是出于一種好奇,一種天性,因為我們成人的作用才使得很多行為變得“故意”了。比如,父母A的做法是典型的“積極拒絕型”養(yǎng)育方式,一看到孩子所謂的“不良行為”,就馬上采取嚴厲地打、罵,以為這樣的懲罰可以減少孩子的“不良行為”。實際上這種方式弊端最多,許多研究都發(fā)現(xiàn),父母對子女采用嚴厲懲罰(即“積極拒絕”方式)越多,孩子越可能多地表現(xiàn)出孤獨、不關心他人、難以適應外部環(huán)境、喜歡冒險等特征,也更容易產(chǎn)生焦慮、擔憂及某些強烈的情緒反應。這些負面的體驗自然影響兒童身心健康,容易引發(fā)不良行為,如退縮、攻擊等。具體分析,表現(xiàn)如下:

(1)“積極拒絕”方式無外乎“體罰、苛求、威嚇、虐待、責罵”等手段,非常粗暴,對孩子的肉體和心靈容易留下創(chuàng)傷。孩子年齡越小,越缺乏自我保護能力,越需要安全感,而“積極拒絕”則破壞了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使孩子自小對世界產(chǎn)生不理解、不信任感。比如,點點在懲罰后會認為:“我怎么做什么都錯?。∥以趺醋龆家ご?、挨罵!”結果,非但不能改變點點的“不良行為”,還讓點點越來越?jīng)]有了自信,干脆“壞”到底了——你不讓我踩,我就偏要踩,反正都是打,還不如多踩兩下。這也就是父母B所說的“逆反”。其實,在很多的兒童攻擊性行為中,都有父母積極拒絕方式的影子。

(2)父母在施以懲罰的同時也給了孩子榜樣,一旦被孩子認同,孩子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他人,結果就不是簡單的“踩水”問題了,而是真正的“行為問題”,諸如:打人、挑釁,甚至殺人等攻擊性、反社會性行為及情緒問題,如沖動、易怒等。

(3)這種方式容易給孩子造成傷害。為了逃避傷害,孩子可能采取另一些不當行為,如謊言、外逃等。比如,點點可能會當著父母的面說“不踩了”,可父母一下不在,會更變本加厲地“踩”下去。

陳教授:徐博士對積極拒絕的分析,正是我前面所說的“懲罰”問題。打罵是一種懲罰,但決不是唯一的方式,更不是適當?shù)姆绞?,最多只能算簡單的方式。孩子被“打”后是會變得“乖巧”,是因為他怕“疼”,好漢不吃眼前虧,但孩子到底是“明知而不為”,還是“不明知而不敢為”呢?很多時候,“動武”只讓孩子記住了“痛”,而忘記了“為什么會痛”的根本原因;父母只強調了“以后還做不做?”卻忘了教“以后怎樣做才好”。在這點上,父母B也同樣缺乏。

主持人:看起來,父母B的做法似乎比父母A高明。

陳教授:對,這也是我們即將談到的第二種親子互動典型方式:

“冷處理”還需“熱加工”

主持人:2~3歲的孩子比較“逆反”,很多時候對他們“硬來”是不合適的。這就好比到了大商場,孩子賴著買玩具,大庭廣眾,打罵孩子總歸不好,倒不如“冷處理”更妥當,干脆不理睬,孩子沒了意思,也只好作罷。

陳教授:“冷處理”確實是改變孩子行為問題的一種常用方法,它強調對行為問題的暫時擱置,既不鼓勵、也不懲罰,就好像這個行為根本沒發(fā)生。行為的延續(xù)總是需要“反饋”的,需要一個說法,而“沒反應”恰恰讓行為摸不清方向,反而會自然消退。比如點點的“踩水”,也許他確實有故意“惡作劇”的成分,如果你罵他,他覺得激怒了你,挺得意;如果你好言相勸,他覺得你注意他了,也有收獲。他其實就是要個“反應”,要“引人注意”,這種心理在孩子中很常見。

但對于孩子的行為并不是“冷處理”就結束得了,一般還需要“熱加工”,也就是在孩子沒有了或者降低了行為沖動的時候,給孩子講道理,最好能同時給以“如何做”的具體指導。正所謂“有所破,有所立”,與其讓孩子不做什么,不如告訴孩子該做什么。

徐博士:我覺得父母B只要再多做一點點“尾聲”的工作,就起到了陳教授所說的“熱加工”的效果,那就是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不管是什么樣的行為,都存在行為結果的問題,即使是像點點那樣只是出于“童心”而出現(xiàn)的行為。如果他真是故意的,為了引人注意,當然“冷處理”的辦法很好;但如果他只是出于“童心”,那么其行為所帶來的“麻煩”必須讓他知道,否則聽之任之,確實可能發(fā)生父母A所擔心的后果——被人厭。

主持人:有個母女互動的故事,可能會比較生動地闡述徐博士所強調的“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問題。

我的女兒想象力很豐富,有一次她趴在陽臺上,嘴里喊著:下雪了,下雪了!

我很吃驚,4月天,南方哪來的雪?

原來她正將雪白的餐巾紙撒下樓去。我當時很矛盾:說她吧,她已經(jīng)撒了很多了,而且看她那么高興,實在不忍心;可是弄得滿地紙屑也不行啊!想了想后......

“熒熒,媽媽知道你很喜歡雪,是不是?”

“是啊!”

“天上下的雪落到地上,最后會化掉;而你下的雪,會不會化掉呢?”

“哈哈,當然不會了,那是餐巾紙?。 ?/p>

“那就讓那些‘雪’隨處飛揚嗎?”

女兒很聰明,立刻明白我的意思了,于是說:“媽媽,我待會兒會把它們弄干凈的?!?/p>

最后,母女倆一起下樓,將地上的餐巾紙撿干凈。在做的過程中,媽媽又向女兒講了一些環(huán)保的知識,還告訴她要懂得尊重環(huán)保工作人員的勞動。

徐博士:這個媽媽如果只像父母A那樣責罵孩子一頓,最多只能讓熒熒知道這個行為在父母眼里是錯的,但當“童心”發(fā)作時還不照樣做嗎?如果像父母B那樣不理不睬,孩子則根本不會對行為有什么反思,如此“冷處理”就適得其反了。而故事中的媽媽恰恰能既尊重了孩子的天性,又幫助孩子找到了處理行為結果的辦法,讓孩子學習了自我負責。所以,對于孩子的種種不良行為,父母想要孩子改變,就得讓他認識到行為的后果。

主持人:父母B可以回家后讓點點與自己一起清理衣服和褲子上的“污跡”,讓點點在清理過程中體驗自己的行為后果,負起應有的責任,學會彌補與改正的途徑,得到“自我負責”的鍛煉。

陳教授:“自我負責”確實是孩子改善行為的關鍵問題。當父母與孩子站在一起,支持、幫助他去彌補過錯時,孩子能從中學到很多。比如:孩子與同伴發(fā)生了沖突,把對方的頭打破了,這時,即使你再把自己孩子的頭打破來補償也無濟于事了。重要的是怎樣幫助孩子去彌補過失,從中學習與同伴相處的規(guī)則!

主持人:相對以上兩種親子互動典型方式,還有其他方式解決點點的問題嗎?

徐博士:當然有,像“預防”就是一種親子互動的典型方式。但是,

“預防”會讓孩子變得軟弱無能

陳教授:采用“預防”方式的父母可能會這樣做:在沒有到水坑之前,就提前將點點抱在身上,遠遠地繞過水坑,讓點點根本無法接觸水坑,“踩水”問題不就沒有了?

習慣用“預防”的父母,實際上是將孩子“監(jiān)控”起來,盡可能時刻陪在孩子身邊,“這個不能動,那個不能做。”這種方式現(xiàn)在還非常盛行,以致使年幼的學前兒童在幼兒園不會自己吃飯、不會自己穿衣,更不會處理與小朋友的交往。一旦習慣了“預防”的孩子,會逐漸變得軟弱無能。

主持人:小昊天的故事可以把“預防”的弊端描述得非常清楚。

爸爸媽媽最怕昊天自己動手,你看:早上穿衣服,只要昊天自己來,就會很慢,結果就要遲到,所以從來都是媽媽急匆匆地給他穿衣;吃飯,如果他自己來,誰知道會到幾點,于是奶奶負責“喂”;到外面去買東西,一不小心就可能感冒或者弄壞東西,于是干脆爸爸將玩具柜臺上的東西偷偷照下來(有幾次差點被當作“商業(yè)間諜”),拿照片回家讓昊天挑選......像倒水、洗臉等等,當然更不能讓昊天干了。就這么,不知不覺昊天7歲入學了,結果天天出狀況:今天上課弄翻鉛筆盒,明天下課碰傷同學;一會丟了這個,一會又忘記那個......

陳教授:其實就父母對孩子的養(yǎng)育方式而言,根據(jù)研究,主要有

10種不當養(yǎng)育方式

1.消極拒絕:對孩子漠視、放任、不關心;

2.積極拒絕:對孩子體罰、苛求、威嚇、虐待等;

3.過度嚴格:嚴厲、頑固、強迫等;

4.不當期待:對孩子過高期待,表現(xiàn)為“望子成龍”;過低表現(xiàn)為什么都“無所謂”;

5.干涉過多:對孩子不信任,對孩子的學習、生活、交友等過多阻止、干擾;

6.過度不安:對孩子有不必要的擔心,不信任;

7.溺愛:對孩子過分喜愛、縱容、遷就等;

8.盲從:對孩子有求必應,沒有原則;

9.矛盾:對孩子的同一行為用不同的方式對待,比如同樣是踩水,今天高興沒有責罵,明天不高興就暴打一頓;

10.不一致:在孩子教養(yǎng)上,很多時候父母雙方意見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

孩子同樣的行為,不同養(yǎng)育方式的父母就會有不同的反應,父母不同的反應又會進一步影響孩子后繼行為,這就是親子互動。

主持人:最后,請徐博士給被孩子行為問題所困擾的父母出出主意。

徐博士:解決孩子行為問題有3種方法

第一種:告知與防范。

將你認為應該讓孩子知道的事情用孩子能夠理解的方式告訴他。

對于年幼的孩子,你怕他燙傷、觸電或者吃下不該吃的東西,最好就是想辦法讓孩子不可能接觸到,比如:放在高處、全面包裝、鎖入柜子等。

第二種:詢問與原諒。

你不可能預想到孩子可能做的所有事情,所以也就不可能什么都讓孩子明白,即使某個道理孩子知道,也會因為缺乏直接體驗照樣去做。這個時候,你首先要學會“詢問”原因。

“你為什么這樣做呢?”

“我很想知道這樣做,有什么樂趣?”

“你能告訴我,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嗎?”

“爸爸媽媽可能什么地方疏忽了,你能告訴我嗎?”

在詢問的時候,最好先假設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這樣會減輕孩子的緊張與擔心,而讓孩子覺得你很親切。千萬不要用“定罪”的方式去問孩子:

“你說,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知道肯定是你故意的,這樣做有什么好處?”

“你知道錯了嗎?”

這樣的問話,只會讓孩子害怕、拒絕、逆反,因為分明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在了孩子身上,而且不容解釋。而“詢問”的真實目的是想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了解孩子的思維軌跡與內(nèi)心需要,不是要再次證明“孩子,你錯了!”其實,并不是所有的詢問都能得到答案的,因為年幼的孩子根本還不會解釋,所以,即使孩子不能給出合理的理由,你也必須學會“諒解”。

多給孩子一點時間,等待他告訴你“為什么”。

第三種:彌補與共同改變。建議學學熒熒媽的做法,讓孩子知道了錯,更能有機會改正錯誤。

主持人: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解決方法,要理想地解決孩子的具體問題,你還可以到專門的兒童咨詢機構,找專家一起討論如何與孩子互動,效果會更好。

最后,謝謝大家的熱情參與!

主持人:本刊編輯部

嘉賓:華東師范大學心理系陳國鵬(心理學教授)

上海市科學育兒基地徐浙寧(教育學博士)

(責任編輯:zxwq)

標簽閱讀: 誰考察過親子互動的誤區(qū)?,最新誰考察過親子互動的誤區(qū)?,關于誰考察過親子互動的誤區(qū)?的資訊

分享到: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