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久久首頁> 中醫(yī)> 中藥常識> 中藥方劑> 方劑知識 >概況

中藥有哪些常見的藥引子

發(fā)布時間: 2015-12-29 17:10:24      來源:網(wǎng)絡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xù)觀看

什么是自體免疫性肝炎
手機查看

中藥處方講究&"藥引&"。藥引有什么作用呢?據(jù)歷代文獻資料記載,藥引具有引經(jīng)作用,增強療效作用、解毒作用、護胃作用、矯味作用。

藥引的種類繁多,但以單味藥為多。例如桔梗開宣肺氣,引藥上行,上焦病變多用;牛膝補腎強筋,引藥下行,下焦病證可投;治太陽經(jīng)病用羌活、防風;陽明經(jīng)病用升麻、葛根;少陽經(jīng)病用柴胡;喉咽病用桔梗;上肢病用桑枝;下肢病用牛膝等等,臨證驗之,多有裨益。

中藥都用哪些藥引子?

食鹽

咸、寒,入腎、胃、大腸經(jīng),有清水、解毒之效。治療腎陰虧虛的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宜用淡鹽水水送服,取其咸能入腎。

生姜

辛、微溫,入肺、脾經(jīng),有發(fā)汗解表、溫中止咳、溫肺止咳之效。治療風寒感冒、胃寒嘔吐時,常用生姜3~5片為引,以增強療效。

蔥白

辛、溫,入肺、胃經(jīng),有散寒通陽、解毒散結之效。治療感冒風寒、小便寒閉不通時,常用蔥白5~7根為引。

燈心草

甘、淡、微寒,入心、小腸經(jīng),能清心除煩,利尿通淋。治療心火元盛、小便短赤時,宜用燈心草一小把為引。

粳米

甘、平,入胃經(jīng),有益氣健胃之效。治療火熱病證需用大劑量苦寒藥物時,以防苦寒敗胃,常取粳米一小撮為引,以顧護胃氣。如清暑解熱的白虎湯。

大棗

甘、溫,歸脾、胃經(jīng),能益氣補中、養(yǎng)血安神,調和藥性。使用峻烈藥物(如甘遂、芫花、大戟、葶藶)時,常取大棗10~15枚緩和藥性,以防止中毒。

蜂蜜

甘、平,入肺、脾、大腸經(jīng),能滋養(yǎng)、潤燥、解毒。治療肺虛燥熱、腸燥便秘病證時,常用蜂蜜1~2湯匙為引。

食醋

酸、平,有散瘀止痛、收斂固澀之效。治療婦女帶下、血熱崩漏、蛔蟲腹痛病證時,常取食醋1湯匙作藥引。

紅糖

甘、溫,能補中、祛瘀。治療產婦惡露不暢、少腹冷痛病證時,常取紅糖20~30克為引。

(責任編輯:zxwq)

標簽閱讀: 中藥藥引 有哪些常見的藥引 這些藥引有什么功效

分享到: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