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bsp;香港一家纖體美容公司公開招聘代言人,吸引八百名覺得自己太肥的男女報名,三十位入圍準決賽者昨日解釋自己要減肥的原因,當中不乏“賺人熱淚”的故事。香港《星島日報》今天發(fā)表題為“
香港一家纖體美容公司公開招聘代言人,吸引八百名覺得自己太肥的男女報名,三十位入圍準決賽者昨日解釋自己要減肥的原因,當中不乏“賺人熱淚”的故事。香港《星島日報》今天發(fā)表題為“減肥風氣防走火入魔”的社論文章指,這些故事相信會引起不少肥人的共鳴,但也值得整體社會反省,大眾對于肥瘦標準的看法是否有點走火入魔。文章說,眾所周知,癡肥影響身體健康,行動也不方便﹔但今天不少港人減肥的目的,已不是基于健康原因,而是要符合社會主流的審美觀念,提升自信,增加自己覓偶和求職的吸引力。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審美標準,漢朝趙飛燕瘦,唐代楊玉環(huán)肥,燕瘦環(huán)肥都被視為美人。今時今日香港則時興瘦身,肥人自覺“難看”、缺乏吸引力,因而自信心低落,部分人更在生活圈子里成為被取笑甚或欺凌的對象,有人因此失戀失業(yè)。昨日的比賽活動成為“肥人吐苦水大會”,總體道出了肥人遇到的林林總總困境,減肥成為他們提升自我形象勇敢面對生活的途徑。增強自信首要接受自己古希臘諺語有云:“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體魄。”避免癡肥、追求適中的體重,對身心健康都有好處。不過,近年香港的瘦身風氣,卻出現追求“極瘦”標準的危機,有些人稍為肥一點,也要積極節(jié)食及參加昂貴的纖體療程,犧牲營養(yǎng),少數極端追求瘦身者更產生了厭食癥,瘦身到嚴重失衡的病態(tài)地步。香港美食多,不少人抵受不住食物的誘惑,令體重暴增;最佳的瘦身方法應是均衡飲食和適量運動,持之以恒。只要保持到健康的體魄,就算稍肥一點,也沒有甚么大問題。美國肥人甚多,但是,當中不少人能夠接受自己,不盲從極度瘦身的文化,不強求自己的體型一定要所謂“完美”。其實,每個人的外表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點,不值得為此大驚小怪,失去自信。香港也很需要推行這種“接受自己”的文化,并且推己及人,減少歧視,讓大家保持健康的心態(tài)去面對體重問題。
(責任編輯:zx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