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久久首頁> 老人> 老人養(yǎng)生 >概況

老人如何保持體健養(yǎng)天年

發(fā)布時間: 2019-02-15 15:03:16      來源:久久健康網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xù)觀看

什么是自體免疫性肝炎
手機查看

長壽對每個人都是重要的,尤其是老人對長壽的美好心愿。老年人應講究養(yǎng)生之道。所謂養(yǎng)生秘訣,其實無“秘”可言:只要寬心喜過每一天,便能體健養(yǎng)天年。換言之就是:欲享自然壽命,必須順其自然

長壽對每個人都是重要的,尤其是老人對長壽的美好心愿。老年人應講究養(yǎng)生之道。所謂養(yǎng)生秘訣,其實無“秘”可言:只要寬心喜過每一天,便能體健養(yǎng)天年。換言之就是:欲享自然壽命,必須順其自然。這很有些清心寡欲、與世無爭的味道。

清心寡欲,佛、道二教都有此主張,又有所不同。道教認為“我命在我不在天”——我的壽命不由老天爺決定,而由我個人掌握,只要清心寡欲并進行服餌、導引、胎息、煉丹、辟谷等等修煉,便能延長壽命直到“長生不老”、“羽化登仙”。佛教認為“我命在我善惡報”——我的命運好壞不由老天爺決定,而由我個人所行善惡決定,只要清心寡欲并堅持行善積德,便能得“善報”。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皆報;前生未報今生報,今生未報來生報”是也。佛教不貪求長生,更不奢望成仙;不忌諱死亡,甚至美稱僧尼死亡為“圓寂”(圓滿寂滅)、“歸真”、“順世”等等。佛教全部修習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是“涅盤”——熄滅“生死輪回”而后獲得的理想精神境界,具有“常、樂、我、凈”四德的永生常樂之佛身。這種佛身,死后方成,故“涅盤”又可代指死亡??傊?,佛徒不怕死,卻怕“死后算賬”。所以,歷史學家范文瀾先生風趣地說:“道士貪生,和尚怕死。”

清心,不是無心,說的是要清除貪(貪愛)、癡(愚昧癡迷)、嗔(嫉恨與損害他人的心理)、慢(傲慢自負)之心,因為這些“愚惑無明”的心態(tài)是產生惡行導致惡報的根源。佛教大講“三界唯心”、“自性清凈心”、“心王”、“心所”、“心法”等等,還有一卷人所共知的《心經》,即《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涅盤成佛的無上智慧??梢娖渌^“清心”,是要人清除愚昧穢惡之心,樹立智慧凈善之心。道教之所謂“清心”,大體亦如此。

前不久,北大心理學家胡振開教授作心理咨詢報告,公然主張:“光清心靜氣還不行,干脆沒心沒肺好啦!”當時我問其故,答稱:“沒心沒肺,不是說不分是非、不講道德,而是要清除私心惡氣,不要凡事總是被一大堆私心雜念糾纏,不要動不動就懊惱氣怒以致‘肺都氣炸了’,要保持心腦肺肝平和,仿佛沒心沒肺似的。”胡教授之說,不是胡說,而是大得保健養(yǎng)生之道,契合佛家三昧。

寡欲,不是無欲,說的是要盡量減少酒、色、財、氣之欲,因為聽任物欲橫流必然造成道德淪喪、世風敗壞直到天下大亂家破國亡。孟子說:“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上上下下互相比賽一般追求私利,國家可就危險了。歷史反復證明了這一點,毋需多說。然而,人類乃至一切生物,不可能“無欲”,佛道也不例外——追求涅盤成佛永生常樂,追求得道成仙永生常樂,難道不是欲嗎?我說不僅是欲,而且是世間最大的欲!欲望就是想得到某種東西或想達到某種目的的要求,是心理活動的指向性。這種指向性,乃是一切生命運動的原動力,沒有這個原動力,生命就會停止運動。換言之,無欲望即無生命。

所以,即使是“至圣”孔夫子,也從未教導人盡滅“人欲”,而只是告誡人要“欲而不貪”而已。至于佛道,一般也只是說“寡欲”。所謂“無欲則剛”的“無欲”也當做如是。

標簽閱讀: 體健養(yǎng)天年 如何保持 老人

分享到:

相關閱讀

老人如何保持體健養(yǎng)天年
老人如何保持體健養(yǎng)天年
長壽對每個人都是重要的,尤其是老人對長壽的美好心愿。老年人應講究養(yǎng)生之道。所謂養(yǎng)生秘訣,其實無“秘”可言:只要寬心喜過每一天,便能體健養(yǎng)天年。換言之就是:欲享自然壽命,必須順其自然 [詳細]
2019-02-15 15: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