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久久首頁> 保健> 疾病保健> 其他疾病保健 >概況

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其發(fā)病機制是什么

發(fā)布時間: 2016-04-08 08:53:35      來源:三九養(yǎng)生堂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xù)觀看

什么是自體免疫性肝炎
手機查看

什么是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呢,在我們生活中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比較多見的一種情況哦,那么大家知道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怎么回事嗎,血栓性血小板減少癥是什么呢,下面就讓我們一

什么是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呢,在我們生活中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比較多見的一種情況哦,那么大家知道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怎么回事嗎,血栓性血小板減少癥是什么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一種嚴重的彌漫性血栓性微血管病、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血小板聚集消耗降低,微血栓形成引起的器官損傷(如腎臟、中樞神經系統(tǒng)(CNS)的特點。之前TTP預后差,病程短,不及時治療病死率80~90%,隨著血漿置換的臨床應用,預后大大改觀,病死率降至10~20%。

發(fā)病機制

絕大多數患者是由于vWF蛋白裂解酶(vWFCP)異常所致。vWFCP是正常止血過程中必須成在高剪切力血流狀態(tài)時內皮細胞表現、血小板表面受體和vWF多聚體三者之間相互作用,導致血小板與內皮細胞粘附。vWF水平過高會造成慢性內皮細胞損傷,可導致血栓性疾病。

1982年JoelMoake等最先從在TTP患者的血清中發(fā)現并證實了存在一種超大分子的vWF因子。1996年,Furlan等學者從血清中分離出一種可以剪切vWF的金屬蛋白酶,在臨床的研究中也發(fā)現TTP患者缺乏這種蛋白酶。

2001年科學家分別應用不同的方法和酶的純化、鑒定蛋白酶屬于ADAMTS金屬蛋白酶家族的成員,并命名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及其基因位于9q34位點。

通過這一系列的研究,深刻地揭示了TTP的發(fā)病與ADAMTS13有密切的關系,對于TTP發(fā)病機制的認識也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明確。vWFCP(ADAMTSl3)在TTP發(fā)病中起病因學作用,而其活性降低只是表現,本質的因素是其質、量或抗體存在。

ADAMTSl3缺陷,活性下降,形成過多超大的vWF多聚體,可觸發(fā)病理性血小板聚集,導致TTP。

根據病因可將TTP分為遺傳性TTP和獲得性TTP,后者又可根據病因是否明確分為特發(fā)性TTP和繼發(fā)性TTP。遺傳性TTP的基本原因為ADAMTSl3突變。

大部分的遺傳性TTP患者為復合雜合,也有個別基因的報道,以及一些血液相關的家庭情況。大約10%的ADAMTS13基因突變的情況下,通過對蛋白酶的基因遺傳的缺乏造成的,在一個家庭中的隱性TTP。

臨床上70%-80%的TTP患者其ADAMTS13缺乏是獲得性的,是由一種短暫的隨疾病緩解而消失的循環(huán)型自身抗體所抑制,97%-100%的患者可檢測出ADAMTS13自身抗體,該抑制性抗ADAMTS13自身抗體主要是IgG,部分是IgG1和IgG4亞型,也可以是IgM和IgA型。

最近的研究表明,獲得性TTP的抑制性自身抗體主要的作用位點在ADAMTS13的半胱氨酸富集區(qū)和間隔區(qū),但也有僅僅直接攻擊抗原表位的,主要是前導肽、凝血酶敏感區(qū)和補體結合區(qū),這些研究結果提示,獲得性ADAMTS13的缺失是一個多克隆的自身抗體反應。

在獲得性TTP中,分為特發(fā)性以及繼發(fā)性,如可繼發(fā)于感染、藥物、自身免疫性疾病、腫瘤、骨髓移植和妊娠等多種疾病和病理生理過程。

病因及分類

1、遺傳性TTP是一種在新生兒和兒童極其罕見(其發(fā)生率約為百萬分之一)的常常但非僅僅與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相關的疾病,由9號染色體q34編碼的金屬蛋白酶ADAMTSl3基因的缺陷(突變或缺失)導致其合成或分泌異常,致使其活性嚴重缺乏,一般低于正?;钚缘?%~lO%,無法降解高黏附性的超大分子量vWF,從而引起血小板性微血管血栓的形成而發(fā)病。

2、獲得性TTP可根據誘發(fā)因素是否明確分為原發(fā)性(特發(fā)性)TTP和繼發(fā)性TTP。獲得性TTP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尤其是特發(fā)性TTP,可以檢測到抗ADAMTSl3自身抗體的存在。這種自身抗體中和或抑制了AMADTSl3的活性,同樣有ADAMTSl3活性的降低,從而導致發(fā)病。

(1)原發(fā)性(特發(fā)性)TTP

原發(fā)性TTP發(fā)病率為33~57%,90%的原發(fā)性TTP患者發(fā)病時可以檢測到抗ADAMTSl3自身抗體

(2)繼發(fā)性TTP

繼發(fā)性TTP發(fā)病率約為43~66%,可繼發(fā)于感染、藥物、自身免疫性疾病、腫瘤、骨髓移植和妊娠等多種疾病和病理生理過程。國外有報道在部分繼發(fā)性TTP患者體內也能檢測到ADAMTSl3自身抗體,如部分藥物(噻氯匹啶、氯吡格雷等)相關性TTP、妊娠相關性TTP、胰腺炎誘發(fā)的TTP、SLE相關性TTP、移植相關性TTP等患者體內均發(fā)現有自身抗體,但部分繼發(fā)性TTP患者體內確實沒有檢測到抗ADAMTSl3自身抗體。

臨床表現

本病在任何年齡都可發(fā)病,新生兒和90歲以上老年人均可發(fā)病,但發(fā)病高峰年齡是20~60歲,中位年齡35歲。本病起病多急驟,少數起病緩慢,以急性爆發(fā)型常見,10%-20%表現為慢性反復發(fā)作型。

根據患者的表現而在臨床上分為:同時具有血小板減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癥狀的三聯癥和三聯癥同時伴有腎臟損傷和發(fā)熱的五聯癥。

1、發(fā)熱

90%以上患者有發(fā)熱,在不同病期均可發(fā)熱,多屬中等程度。

2、神經系統(tǒng)改變

包括頭痛、精神改變、局部運動或感覺缺陷、視覺模糊甚至昏迷,其特點為癥狀變化不定,初期為一過性,部分患者可改善,可以反復發(fā)作。神經系統(tǒng)表現的多變性為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特點之一,其嚴重程度常決定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預后。

3、血小板減少引起的出血

以皮膚黏膜為主,表現為淤點、淤斑或紫癜、鼻出血、視網膜出血、生殖泌尿道和胃腸出血,嚴重者顱內出血,其程度視血小板減少程度而不一。

4、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

不同程度的貧血。約有1/2的病例出現黃疸、20%有肝脾腫大,少數情況下有Raynaud現象。

5、腎臟損害

肉眼血尿不常見。重者因腎皮質壞死最終發(fā)生急性腎功能衰竭。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想必大家對于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也是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了吧,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在我們生活中還是比較多見的哦,所以我們要經常的檢查身體,預防疾病的發(fā)生才是比較好的。

(責任編輯:zxwq)

標簽閱讀: 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其發(fā)病機制是什么

分享到:

相關閱讀

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其發(fā)病機制是什么
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其發(fā)病機制是什么
什么是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呢,在我們生活中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比較多見的一種情況哦,那么大家知道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怎么回事嗎,血栓性血小板減少癥是什么呢,下面就讓我們一 [詳細]
2016-04-08 08:53:35